挖掘滦 平中医药核心价值 传承创新国药国医
【中国制药网 行业动态】随着国
家对中医药产业扶持力度的增强,依托京
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地缘优势,滦平县正以打造“正宗国医、道地药材”为品牌核心,大力推
动中医药产业发展,以期实现“五位一体”的生态产业升级转型。

挖掘滦 平中医药核心价值 传承创新国药国医
黄芩一味,补益五脏。这是中
医药分形藏象的古老哲学,也恰似
当前国家道地药材“热河黄芩”主产区——河北省
承德市滦平县的生态产业发展之道。
坐落在
燕山脚下的滦平县,为明代
医学家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的博采地,亦是源
起康乾盛世的皇家药庄,其御医
养生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在,随着国
家对中医药产业扶持力度的增强,依托京
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地缘优势,滦平县正以打造“正宗国医、道地药材”为品牌核心,大力推
动中医药产业发展,以期实现“五位一体”的生态产业升级转型。
把握京
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推进生态产业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
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
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
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推进产业升级转移。这是京
津冀产业升级转移之策,也是河
北省生态产业升级转型之机,更成为
承德市滦平县中医药产业发展之道。
在《京津冀
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河北省
功能定位被确立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
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以及京
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而具体到承德市,“建设京
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则是其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核心定位。
在此大背景下,位处京、津、辽、蒙交汇点,素有“北京北大门”之称的滦平县,责无旁
贷地成为京津地区的重中之重的水源涵养地。这也意味着,在产业
升级转型的过程中,滦平必
须将生态产业发展放在首位。
中医用药之道,讲究“君臣佐使”。作为国
医国药养生发源地的滦平,其生态
产业发展之道也形同中医用药之道:紧扣京
津冀协同发展的时机与脉络,充分利
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天然中药材资源,积极推
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并以此
带动医药制造业、旅游产业、文化产
业和养老地产业的协同发展。
挖掘滦
平中医药核心价值,传承创新国药国医
地处京津上风上水,滦平的
地理及自然生态环境古有考证。仅野生中草药,滦平境内即有黄芩、黄芪、柴胡等中药用植物236种。正因为
中药材资源极其丰富,滦平自
明代始便有御药御医的渊源,至康乾
盛世即被封立为皇家药庄,如今更
享有国医国药养生发源地的美誉。
“道地药材”、“皇家药庄” 、“中国国
医国药养生发源地”,坐拥这
样得天独厚的条件,滦平致
力于以中药材产业为核心,挖掘及融贯其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实现生
态产业的升级转型。而定位明确、励精图
治的滦平也不负重望,获得了
河北省政府和国内众多医药科研机构的青睐。
2015年4月,河北省政府将“燕山中
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落户滦平;同时,滦平自
身也在积极推进“引进工商资本进农村”的战略。
一方面,通过与医药企业、北京中医院、中国中
医科学院等医药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滦平以“医联体”、“中药材
资源实验实习基地”等形式,持续扩
增中药材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文化产业、旅游产
业及养老房地产业,滦平正
立志打造独具特色、辐射周
边的京东北地区中医药种植中心、中医药文化中心、中医诊
疗中心和健康养老中心。
打造滦
平中医药全产业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截至2016年5月,滦平全
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已达8.36万亩,建成省
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园7个,集中连
片打造千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园16个,培育中药材专业村25个。
但是滦
平的志向远不局限于中药材种植,与医药制造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养老地产业协同发展,打造高
附加值的中医药全产业链,进一步
完善健康服务体系,“五位一体”地带动
生态产业升级转型,才是滦平“黄芩一味,补益五脏”的要义。
当前,作为河
北省中药产业上档升级战略中的一项重大工程,滦平“燕山中
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正以打造“正宗国医、道地药材”为目标,推进中
药材种植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而中国
中医科学院业已确定将滦平县下营村作为中国北方最大、最全的
品种资源保护及展示基地进行重点打造,以中医药文化为背景,将下营
村打造成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中医药文化专业村。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区产
业转型该怎么转?朝什么方向转?依托自
身生态资源优势,河北省
承德市滦平县已在传承创新国医国药、中药材
产业发展先行的道路上迈出了稳健的一步,这也是地区产业转型“质”的一步。
(来源:中原网 原标题:传承创新国医国药 承德滦
平中医药产业发展先行)